100%原創,絕無抄襲,翻印請註明出處
顯示具有 影視隨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影視隨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

這幾句為世人所傳頌的詩句,是我對趙子龍最初的認識。。。

古裝大片的熱力似乎延燒不絕,從之前的臥虎藏龍、英雄,夜宴,無極到近年以三國故事為背景的戰爭片,皆以大場面、大卡司,來捕抓人們的目光,片商都希望能憑着這一股古裝熱,在電影界裏殺出一條血路。而今年就有《三國之見龍卸甲》和《赤壁》兩部以三國為背景的大卡司電影,即將在華人世界引爆,在其中已上檔的《三國之見龍卸甲》,便是一套以蜀漢“長勝將軍”趙子龍為主角的故事。

昨晚上一口氣看完了這部電影,感覺只有兩個字“過癮”,雖然取材自三國,但加入了虛構人物羅平安(洪金寶)和曹操的孫女曹嬰(Maggie Q),長坂坡也改成了鳳鳴山,藉此首尾呼應,影片從趙子龍單騎救主一戰成名,及至白髮蒼蒼仍勇鬥曹軍,這兩戰都發生在鳳鳴山,有如繞了一圈,終究回到原點。影片更用了最後一戰來帶出政治權謀的詭譎和王霸雄圖,到頭是空的省思,讓人不禁回想自己的人生,實在耐人尋味。

電影是由趙子龍的結拜兄弟羅平安口中,以敍事方法緩緩的道出趙子龍的一生。 在趙子龍仍是百姓的時候,便千里迢迢的從常山投奔劉備義軍,當時羅平安就問他爲何當兵,而他也沒說什麽,只是微笑的説道“想爲亂世盡點力而已”。。從這句話裏面,大家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得見,心懷仁義的趙子龍,注定絕非池中之物。爲了彌補羅平安失職之過,他隻身入曹軍,義無反顧勇救少主而開始嶄露頭角,相信“命運在我手”的他,從第一次羅平安送給他一張大漢疆域圖開始,便始終相信只要在地圖上殺一個大圈,天下便會太平。也因爲這個信念,他為劉備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最後封侯拜將,名揚天下,而本來原在他之上的羅平安卻半生庸碌,此時的羅平安心中是百味雜陳,又妒嫉卻又無奈。然而三國情勢幾番變化,統一天下的夢始終未圓,武侯諸葛六出祁山,其中三次都以趙云領軍,但蜀國始終敵不過魏國的百萬大軍,直到趙子龍人生的最後一戰,諸葛亮利用了這個功勳蓋世的老將來引開曹軍,寄望曹嬰和趙雲的大戰,能讓他暗渡陳倉,用全軍在三個時辰裡攻下魏之主城六郡。而曹操之孫女曹嬰也爲了雪祖父當年長板坡之恥,利用了羅平安通風報信,將戰無不勝的趙子龍重重圍困於鳳鳴山上。

這是名副其實的戰爭片,以雨夜突襲、單騎救主、兵困鳳鳴山三場戰役為主,一場長過一場,有短兵相接的凶險,有大漠黃沙的磅礴,也有屍橫遍野的淒涼。武打設計雖沒有其他古裝片的炫目,但戰爭向來都是血腥的,不流於賣弄的真實打鬥,反而才能真正傳達出戰爭的殘酷和無奈。唯獨趙子龍縱馬一躍那段,帶着血流滿面,橫眉冷對一代梟雄曹操,無畏無懼,仰天狂笑,這一幕。。帶出了趙云的豪氣干云,也帶出了殘酷戰爭的迷思。。

劉德華的正氣形象用以飾演忠義兩全的趙子龍實在十分適合,後段更以老妝上陣,更顯滄桑。電影突顯了趙子龍對羅平安的義,深入險境的勇,即使被旁人背叛,亦能力挽狂瀾,不怨天尤人,是個人格完美的英雄。但相較於影片中關張二人死後有子承繼出征,年邁的趙子龍仍要披掛上陣,和同鄉少女則因長年征戰而難聚首,似乎有種英雄無淚的難奈。

洪金寶飾演的羅平安戲份僅次於趙子龍,平凡的角色像是趙子龍的對照,功成名就到頭也只是歸於塵土,英雄和凡人最後都會回到原點。透過他之口,諷刺了劉備的自立為王,預言了阿斗的沒用,最後更藉出賣圖利來掌握自己的命運,就如他最後的那句對白,“我只想贏你“常勝將軍”一次”,可他從來沒有想過,趙子龍對他的義,是就算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付出給他的,這也是爲什麽他會在最後一刻悔不當初。

用Maggie Q來扮演最後和趙子龍決戰的曹嬰,要的是Maggie Q的冷艷搶眼,可惜角色的塑造仍然與其他電影沒什麽兩樣,先是故弄玄虛的出場,在韓德四子誘敵陣亡後,對韓德動之以情和名,來表現其和曹操一樣,有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同一性格,但卻又在利用韓德殺敵時表現出不忍,這似乎是導演想向觀衆帶出她和她祖父還是有點本質上的不同,她比曹操多了一份憐憫之心。但戰場和官場的本質是無情的,她的猶豫只是顯現每個人的身不由己,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人們永遠只會看見一個皇朝的強盛,卻從來不會看見強盛的背後是由百萬條生命所堆砌出來的,那些已經被黃沙掩埋的將士,到最後其實又有幾個人會記得他們呢??

在一眾新生演員裏面,飾演鄧芝的安志傑讓這一部電影成功增加了一處亮點,他十分稱職的詮釋了對趙子龍的忠心耿耿,尤其是在與韓德同歸于盡並且仰天長嘯“大蜀國萬歲”的那一幕,他成功演繹了一個年輕將領在人生最後一刻那種義無反顧的高尚情操,比起其他可有可無的角色,飾演鄧芝算是稍微講求演技的了。

趙子龍曾經在受傷時說過“我一生人之中,征戰從不卸甲”,而本片中的“卸甲”二字就是來自被六萬魏軍困於鳳鳴山上的趙云,突然在一瞬間看破紅塵,讓出賣他但已經悔恨不已的羅平安為他卸下戰甲。他和羅平安兩個蜀軍的最後一兵一將,一個是成名之將軍,正要出世,修成正果;一個是世俗小人,努力入世,圖個功名富貴。二人一陰一陽,相生相剋,在「為何而戰」一命題上引起激辯,究竟大家是為了功名?為了劉備?還是為了正義?此時此刻,蜀軍已全軍覆沒,子龍回憶往事如過眼雲煙,一幕幕征戰中的腥風血雨,一陣陣軍旅間的喜笑悲愁,紛紛出現在這老將軍的眼前,他想起了羅平安送給他的地圖,想起了當年的壯志豪情,但細看之下,其實他早已在大漢的疆域上殺了整整一圈,但天下始終沒有太平,這一刻,他終于領悟到了所有的一切其實都是一個循環,人生沒有勝,又何來敗??他已走完了自己的路。可他還有最後一個未完成的使命,他必須光榮的去結束這一切,於是常勝將軍卸下了戰甲,提起了銀槍,讓羅平安羅為他擂戰鼓,一人一騎殺向了魏軍,就像當年單騎救主一樣,只不過那一次是開始,這一次是結束。。。

“見龍卸甲”,讓人看到了亂世三國奸詐淒涼的另一面,也讓人看見了英雄遲暮的無奈悲哀。。。沒有人能一輩子都呼風喚雨,一輩子都光芒耀目,年齡的增加是必然的,一個時代的結束,卻也代表着另一個時代的來臨,分別只在於你是該如何去退出這一個已經不屬於你的舞臺,是要讓自己留在別人心中,還是默默等待時代洪流的吞沒。。人各有志,這一點我就不多加評論了。

以下的幾段詞句,是在下自己所作,用以代表在下對這一切的領悟,作得很爛,還請大家多多包含。。。

“戰無不勝數十年,回頭細想卻是空

常勝將軍終卸甲,笑傲天地真英雄”


喜多郎(Kitaro),原名高橋正則,是我最敬佩的音樂家,1953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的愛知縣。他的音樂風格總是有著濃郁的神秘色彩,用心聆聽的話,很容易就會讓人神馳物外,以至完全融入在他的音樂幻境之中。還能依稀記得在八嵗那一年,某一次無意中從電視上聽見了他的演奏,看著他閉上雙眼,隨節奏搖動著長髮,雙手如電般的撥動著琴鉉,還有那一陣陣雄壯的太鼓聲,就第一次而已,我就被他那氣勢蓬勃,震撼人心的音樂給感動至今(長大之後,才知道那首曲子叫“Matsuri響宴”)。那時候的我,只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孩,心裏面也只有超人之類的動畫而已,而喜多郎的音樂,竟然能讓一個八嵗的小孩產生共鳴,我那時候是連吉他和鋼琴都搞不清楚的,可我知道那一首曲子真的很棒,所以說好的音樂,是可以不分年齡的去感動他人的。

喜多郎是個日本人,日本這個民族在融合方面實在有過人之處。他們喜歡學習別人的東西,再融入自己的文化中。這一切,我們華人在盛唐時期就感受過了,而西方人也在18,19 世紀開始領教。然而今天,他們還是老樣子。。不說別的,單是音樂方面,就足以讓人大開眼界。

源于西方的NEW AGE音樂,是一種象征時代,更細膩去诠釋精神內涵的改良音樂,它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和精神,是一種能某程度上淨化心靈的後現代音樂。 而喜多郎正正就是世界三大NEW AGE音樂大師之一,有點諷刺的是,這位世界級的大師竟然不懂五線譜,但是,這個缺點卻從未動搖過他的大師地位。從宋家王朝到絲綢之路,從天界到古世紀,從尋找他鄉的故事到回到越南,悠長的電子笛音聯綴著古老東方的靈氣與現代心靈的焦渴,大自然的聲音加上幽怨的日本鼓樂,沙漠的滄桑氣息彙入了千年的冥思,東方古典旋律融入西方現代浪漫,大自然與人文的碰撞,令他的音樂仿佛就如跨越時空一樣,帶著一種寂靜卻充滿了意境的美。

回到西貢,是我最喜歡的一首曲子。喜多郎為這首曲子搬來了越戰的題材:把滿目瘡痍的戰後西貢,帶入了音樂的世界裏,他讓這看似氣勢磅礴的交響中,翻滾著逝去輝煌的悲怆,真實的演繹出了舞動的探索情景。夾雜著對又一輝煌的追思,這一段段由華樂和西洋交響樂所交織出來的感動,配合著那悲哀傷感又富有氣質的幽怨,還有那充滿靈氣的淒美,似乎就是在對這一場場無謂又殘酷的戰爭,做出一次次隱喻又無奈的控訴。

古色古香卻又悲情唯美,這是喜多郎較爲大氣的史詩悲情風格。他的另一種風格卻是較爲詩意的現代風格。他那如詩的音樂,不像西方情詩那樣纏綿悱恻,也不象東方古詩那樣深邃玄妙,喜多郎把人的心靈放在最神聖的地位,讓其與自然碰撞,讓細膩而壓抑的情感在那一瞬間迸射,帶你到達那一個個讓你流連往返的神秘文明,把你心靈花園的大門倘開,感受那份來自天地間的感動。那旋律,其實就是音樂大同的完美揉和!

聽西方的NEW AGE音樂,你會感到有一種玄妙感,需要耐心與安靜的心情。但聽喜多郎的NEW AGE音樂,你會感到那旋律總是似曾相識,仿佛就像是多了一分親切感與溫馨感,聆聽他的音樂,你會自然而然地從浮躁中归于平靜,然後開始若有所思。的確,如詩般的喜多郎音樂,其實也加入了佛家“禅的元素”。特別是當你聆聽"絲綢之路"系列時,除了可以感受到古代絲路三十六佛囯的輝煌,也可以讓你徜徉在古代東方的蓮花池旁,感受敦煌那萬裏黃沙的孤寂和莫高窟裏那一幅幅被人遺忘的飛天畫像。

中華的古典,西方的概念,再加上日本的意境,就加工成了一首首中西合壁,風靡世界的喜多郎綜合音樂。當我在八嵗那一年第一次聆聽他的音樂時,就已經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絕。我想,那大概就是各民族的音樂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這也就是爲什麽喜多郎的音樂,永遠都能給人帶來最深的感觸。

163866_2

1995年,當我還在念小學的時候,兩把清澈的聲音,並且琅琅上口又簡單動聽的旋律,深深打動了人群、感染了人群,他們—-無印良品,就在那一年火了起來,紅遍了整個馬來西亞。

1996年,他們又發了<多心>專輯,再一次紅遍馬來西亞。此情此景對我來說依然那麼熟悉。同年,他們沖出大馬,把<掌心>及<多心>合併成同一張專輯,這一年,<掌心>在臺灣重新出發。

1997年,發行<有你在身旁>專輯,我還能依稀記得當年他們那耀眼的光芒,仿佛就像是歌壇裏的一道清流。。

1998年,發行<三人行>。繼續火紅。

1999年,發行<想見你>,事業達到人生的高峰點。也在同年,兩人做出令人心痛的決定—–單飛!

2000年,發行了<珍重>專輯為兩人五年來的一切做一個回顧!那一刻。。。光良品冠的合音,已成爲千古絕唱。。。

喜歡他們。。是因爲他們那每當重疊在一起,就能產生化學效應的聲音。。

也是因爲他們那充滿勵志和愛的歌詞,以及那激昂人心的音樂。。。

依稀還記得那一年的共和聯邦運動會。。開幕曲是由他們所演唱的“讓世界因愛發光”

當旋律響起時。。那種振奮人心。。至今我還不能忘懷。。

他們的歌。。從來都圍繞在同一個主題—“把愛傳播到世界”。。

不管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

都能透過他們那有如魔幻般的嗓音,以音樂的形式,精彩的演繹出來。。。。

光良+品冠,等同于天籟之音。。

時至今日。。

我仍然深信不疑^^

剛剛一口氣看完了《求婚大作戰》,此劇的特點就是節奏很慢,有時甚至慢得讓人抓狂。。但劇情裏蘊含的那些細膩的感情和那數不盡的令人感動,卻無法不讓人產生共鳴,而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也許,也只有在那样的慢節奏下,才能傳達出那么細膩感人的東西吧。。。
  
这部劇真的給了我很多的感動,也讓我收穫了不少東西。。。

劇中男主角在新郎不是我的情況下,參加了從小就深愛的女生的婚禮,教堂精靈的突然出現,讓他有機會從宴會上播放的幻燈片,一次又一次的回到過去改變曾經自己所造成的悔恨,但每當他回到現實世界,卻發現事情根本就不曾改變,直到最後他在婚禮上的一段真摯表白,才把自己深愛的人在懸崖邊拉了回來,這部劇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給我們,想要改變事實,就得靠自己,真摯的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只有這樣,奇跡才會降臨在你身上。。。

很喜歡健和禮之間的那種感覺,讓人想起了那些校園時代的青涩時光,很喜歡他们之間那種含蓄内斂的感情,大家都不願意打破那種微妙的氣氛,仿佛可以永遠那樣開心的相處下去。。果然还是學生時代的愛情最純潔最美好。。。。

整部劇有一個持續的亮點,就是五個同學之間的感情,一直從高中到大學,再到大學畢業,每一集都會給人幸福和感動。。。過生日時出其不意的驚喜,時常伴隨着的小惡作劇,畢業時將珍貴的回憶放進盒子埋在櫻花樹下。。。每當五個人聚集在一起,就會笑聲不絕。五個人在一起,變成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即使缺少一個人,也會覺得很失落。如果有一個人覺得不開心,就會覺得像被打敗了一樣。不管吵得多厲害,多不開心,五個人湊在一起,最後都一定會是笑臉。。這些不就和我們曾經的青春有著相同的共鳴嗎,至少我就被這個給感動了。。。
  
劇中貫穿着很多感人的細節,每一集,都會給人不同的感動。。。像是健和禮之間的橡皮擦事件,多田老師的座位表事件,全棒球隊贈言的畢業證書,第二顆的隊服紐扣事件,禮為爺爺畫的“給最重要人的傢”建築圖。。。所有這些簡單的情節,讓整部劇超出了一般愛情劇的界限,實在非常的耐人尋味。。。

突然有一種落寞,差點就遺忘掉的少年時代記憶,再一次清晰的浮現,仿佛就像是仍然穿着校服的我正在眼前微笑揮手一樣。。。那時的我是笑得多麽的自然,在一瞬間,我仿佛回到了過去。。。。

那些曾經的叛逆,恐懼,悔恨,那些青涩不帶有任何企圖的單戀,還有那一次次爲了義氣而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能揮拳幹架的日子,看在其他人眼裏或許會覺得那是無知,愚蠢及孩子氣,有些人甚至還會狠狠地罵一句“死小孩”,但卻是我最珍貴的回憶,而且也是我與好友們至今仍然不變的友誼最好的見證。。。雖然也因爲這樣而荒廢了學業,但卻不曾後悔,畢竟有很多東西,是學業不能代替的。。。

曾經閙過。。愛過。。。

才算是完整的青春。。。

本人是這樣認爲的。

Img249091626 1612c8b894af556d33fff36c8bb39222 1183644184

敦煌天空的沙砾
带着我们的际遇
我从半路看回去
这情关漫漫好弯曲
梦想穿过了西域
包含了多少的禅意
爱情像一本游记
我会找寻它的密语
看..月牙湾下的泪光
在丝路之上被遗忘
是谁的心啊孤单的留下
他还好吗我多想爱他
那永恒的泪凝固的一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是谁的爱啊又为谁降下
轻声呼唤就让我融化
那一滴雨水演化成我翅膀
向着我爱的人追吧

好歌。。好词。。漂亮的旋律。。混合了传统胡乐,带给人们一种魔幻般的听觉享受,古意盎然的歌词,仿佛诉说着汉唐时代那个金戈铁马,佛法昌盛的丝路传说,等待着大唐飞将军的楼兰公主,爱得无怨无悔,大漠的滚滚黄沙,阻止不了万里之外的思念,也阻止不了那在月牙湾曾经许下的承诺。。。。

月牙湾。。绝对值得一再从听回味。。

好久沒用過繁體字來寫文章了,今天在這裡,剛好借助這個機會好好從新訓練一下,看不習慣的朋友,就請多多包涵了。。

這是一套歷史久遠的漫畫,作者整整用了二十年時間,才連載到第十二集,雖然故事的進展算是極度緩慢,可是其粉絲在這二十年裏卻是有增無減,自從小弟八嵗那年看過它的動畫后,我便已經深深沉醉其中,在這裡就讓小弟為大家簡略的介紹一下,這一部跨越時空看似’star wars’的日本傳奇漫畫。。。《五星物語》。。。

《五星物語》(日文:ファイブスター物語,英文:The Five Star Stories)是日本漫畫家永野護的科幻漫畫,自1986年起在角川書店的月刊雜誌《Newtype》上連載,其後更被動畫化,而漫畫至今接近20年依然在連載中。《五星物語》的特色是那龐大的世界觀,所涉及的層面包括政治、歷史、文化、信仰、愛情、科技等等;而敘事手法上亦與一般小說及漫畫不同,在事前就已經透過年表把各項大事一一記述,讀者就像在看歷史書一般。當中,更為人欣賞的是作者的高水準人物設計及機械設定,《五星物語》的角色及機械每每是模型立體化的對象。

根據《五星物語》序章記述,故事講述遙遠的未來,一個由四個太陽系所組成的究加太陽星團裡亂世的戰爭中,光之神天照帝與其妻拉克西絲,以及眾多榮光的騎士們的故事。主線是圍繞不老不死的「光之神」天照帝及Fatima拉克西絲,由他們的認識、拉克西絲的失蹤及至他們所誕下超人類的女兒等等。支線則是在他們所身處的時空中究加太陽星團的戰亂及其他騎士們的故事。

故事共分為三部份:第一部故事圍繞天照帝統領究加太陽星團的經過,並以Fatima們的壽命將至問題作結;而第二部是講述寇拉斯六世反抗天照帝的替身Fatima尤龐得拉,以穿插形式出現在第一部中;第三部則是拉克西絲經歷了時空跳躍,出現在不同的時間及空間,而天照帝則搭乘戰艦「威爾 will」尋找她。最後《五星物語》結束於天照帝及拉克西絲的婚盟上。

根據永野護的意思,《五星物語》是一部「有了結局」的故事。讀者必須先了解它的年表,初步對星團曆的各項大事有了認識,並且「進入」到故事之內。五星物語》的大部份故事發生在一個稱為以星團曆為曆法的究加太陽星團裡,這是一個充滿神話、魔法、戰爭及科幻的世界。此段時期之前,正是人類文明最輝煌的時期:超帝國的時期。人類不斷進行恆星間的飛行,及連綿激烈的戰爭,使得人種及舊文明破壞殆盡,亦失去了完整的歷史。

過往到達外太空的人又回到星團來,並設立了星團歷,人類進入新的歷史。人類的文明亦已過了頂點,開始進入走下坡(退化)的勢態。以往穿越外太空的文明,亦都開始放慢腳步。在這個時期,國家之間的戰爭不斷,星團內充斥著從超帝國的遺物中發明的人工生命體「Fatima」協助戰爭,簡單一點來説,Fatima就是有著美麗妙齡少女面貌的人型生物電腦,是爲了能簡單操作MH(也就是機器人)而創造的,從任何角度來看,Fatima的一生都算是悲劇,他們擁有人類的一切,但卻從來從來不被視爲人類,我有時會想,或許有一天,現實社會的我們也會因爲戰爭的不斷和地球污染的極限而被迫演變成這種半人半機器的生物吧。。。
在這裡。。小弟為大家附上一些五星的圖片。。希望大家會喜歡

003 Amaterasu1

昨天,从朋友处抄来了一部电影,名字叫“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 虽然是一部惊悚片,可是看完之后,这部片带给我的感觉,却不仅仅是惊吓两个字那么简单,它引发了我的一段思潮,让我对人生有了另一番的体验。。。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在1963年提出来的,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意图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1963年的一次试验中,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而当他到咖啡馆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再次验算发现计算机并没有毛病,他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他于是认定这为:“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 ”,又称“蝴蝶效应”

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但到底是一只蝴蝶就能引起,还是一群蝴蝶同时煽动翅膀而引起的,如过是一只引起的话,那么多的蝴蝶煽动翅膀,这个世界还不到处是龙卷风了?这其实是有特定的条件限制,比如说引起蝴蝶效应那只蝴蝶,是因为在停落在一个山洞口出,那个山洞口的形状就像一个扬声器,它正好处于发音处,而使周围的空气不断产生波动而导致气流变动产生龙卷风。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其实就常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成活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这绝不是夸大其辞,可以作为佐证的事例随手便能拈来,举一个例子,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熬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那时候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很自然地弯腰把他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闻名全世界

就像电影里的剧情一样,男主角埃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唯一和普通人不同的是从童年时代起,就写日记不停记录他每日生活中的全部细节。某天,埃文忽然读到了那些记录中的一部分,顿时,那些已经被他自己埋葬在内心最深处许多年的黑暗记忆又再次被唤醒,他记起了儿时因为恶作剧而误杀了一对母子,他记起了小时候被凯丽那性变态的父亲玩弄的惨痛记忆,那一切都是改变了他整个少年时代的不堪回首往事。机缘巧合,埃文忽然发现自己可以通过一直搁在床下那些写着当年记录的日记本回到过去,进入自己当年的身体。也许这些落满灰尘的日记本可以让他从此摆脱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抱着这样的想法,埃文回到过去,力图改写历史,以为这样就可以治愈他受伤的记忆,让他和所爱的人们能从此之后幸福生活。他制定出无懈可击计划,执行起来也小心翼翼。但等他一旦回到现实,却发现一切都已面目全非。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失惨重的改变,而他最亲密的那些朋友的生活已经南辕北辙。特别是他的初恋女友凯丽,他们是儿时玩伴,在经历了长久的漠然以对之后,发现彼此还是相爱。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埃文只好一次次的回到过去,但每次总有些小事件在他不注意时层出不穷地发生,之后一连串连锁反应,到底让他和他朋友们的生活更加彻头彻尾的改变。于是埃文一次次尝试,他们的生活也就像高速火车一般刹那间从山顶冲下,树林或者河流在窗外一掠而过。凯莉从女招待到学生会主席再到落魄吸毒者。她的命运和他一样不停改变。最后,埃文回到了第一次认识凯莉的聚会,回到从前的埃文骂了凯莉,他与凯莉没有成为好朋友,而凯莉和汤姆也远离了他们那变态的父亲,工作后的埃文在街上偶遇凯莉,但却没有相认。最后凯丽和埃文擦肩而过的情节很独特,他们好象有默契的回头张望,而又放弃般的回过头去踏上各自的道路。结尾的似曾相识的迷离结束在oasis的《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的歌声中久久回响。

这一切说明了一个事实,当你的一切看来都接近绝望时,试着冷静下来,从你认为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着手,或许就因为这一个小小的决定,你将会创造出让你意想不到的结局,人生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问题就只在于你会如何去面对。
O_2004082201 Dcf